当前位置: 诗词网 >问答 >小学 >语文 >阅读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阅读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

更新时间:2024-04-28 05:36:51
问题描述:

阅读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望其旗()(2)既()

(2)分别选出与“故克之”中“故”和“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

B.桓侯使人问之。

C.温而知新

D.为之说,以侯夫观人风者得焉。

[]

A.多助至,天下顺之。

B.辍耕垄上。

C.永人争奔走焉。

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________

(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论述了鲁国取胜的原因。

B.论述取胜原因采用了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方法。

C.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D.“辙乱旗靡”是有利于追击的时机。

(5)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请简述理由。

乐可锡回答:

  答案:

  解析:

  (1)①倒下 ②战胜(2)①D ②A点拨: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题干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之”是代词“他”。(1)题中,A项中的“故”是“依旧,过去”的意思,B“故意”,C“学过的知识”。(2)B动词“到”,C助词“的”,D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消失了。(4)B点拨:B项中的语言叙述有问题,论述取胜原因不存在先说结果和先说原因的问题。(5)略。点拨: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回答时要言之成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说法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人民在战争中的作用。但也有区别,孟子的说法范围更大一些,是战略方面的问题;曹刿的说法范围要小一些,是战术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