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词网 >故事会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沙僧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

沙僧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

更新时间:2024-03-29 18:38:38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沙僧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

沙僧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

《西游记》是吴承恩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基础上写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生动鲜活的形象。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胸戴佛念珠,手握月牙铲,性格憨厚,忠心耿耿,既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但是,原著中的沙僧戴在脖子上的并不是佛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那么,原著为什么将沙僧塑造成带骷髅项链的形象呢?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记载了沙僧的“履历”:他法名悟净,人称沙和尚,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降妖杖,武艺高强,不畏强敌,懂得地煞十八般变化。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因他最后拜唐僧为师,只好负责挑担。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有专家认为,沙和尚脖子下挂着的骷髅,是他生吃活人的见证,也是他炫耀战功的方式。《西游记》第八回,沙和尚被观音菩萨降伏,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如此说来,将骷髅头挂在项上成了沙僧炫耀战功的资本。

沙僧用骷髅炫耀战功并不是作者的杜撰,而是有着现实的历史依据。从原始社会开始,由于各个地域中人们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对尸体的处理方法的差别。在对死者头颅的处置问题上,也是和信仰观念有观。人类社会中部落、民族间的战斗中出现的获取首级的行为,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人的灵魂藏在头颅之中,将敌人头颅割下对敌人的灵魂进行危害。

实际上,吴承恩关于沙僧所戴骷髅项链描写,不仅仅是为了描述沙僧的战功,还有着很深的佛教渊源。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明王、护法神等神佛造像大都有骷髅装饰品,有的戴骷髅冠,有的身戴骷髅璎珞(项链)。例如,怖畏金刚身佩50颗鲜人头,遍体挂人骨珠串。据说神灵们佩带可怖的骷髅震慑邪恶势力,同时象征那些已经被他们征服了的恶魔,就如同现今社会需要法制甚至军队来震慑邪恶一样。

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元杂剧《西游记》中的说法,沙僧的原型深沙脖子上那串骷髅是三藏法师的前身,据说唐僧曾两度被深沙神吃掉。由于沙和尚项上的骷髅是唐僧的前身,而唐僧是佛祖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罗汉,吃他一块肉便可长生不老。他的骷髅更是威力无比了,于是,《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记载,沙僧皈依之后,遵照菩萨的指令,取下脖子上挂的九个骷髅,用绳子一穿,又把观音菩萨的红葫芦拴在当中,放在河里,骷髅和红葫芦立刻变成一只小船,将唐僧等人载过。到了岸上,木叉行者收起了红葫芦,那些骷髅立刻化成九股阴风,一会儿就不见了。流沙河是鹅毛都俘不起来的弱水,但将唐僧前身的头骨摆成九宫形状,再加上菩萨的宝葫芦居中,就可以顺利渡过弱水了。

唐玄宗开元年间,“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翻译了已经在印度本土发展起来的佛教密宗经典,并在各地建曼荼罗坛场,佛教密宗在我国传播开来。《西游中》中沙僧形象的前身——密宗护法神深沙神信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据佛典记载,深沙与俘丘本是两个恶鬼的名字,到唐朝时合而为一,成为佛教密宗的护法神了。公元839年,日本和尚常晓将中土的深沙神王像带到了日本。他带去的深沙神像就身挂骷髅装饰品。

从中唐到宋,内地的深沙神信仰十分兴盛,这从一些禅宗语录中也看得出来。到了元代初,统治者虽然对密宗也信奉,但对骷髅装饰却逐渐心怀不悦。到了明代,汉人更不愿让一个已经皈依正果的僧人始终挂着令人恐怖的死人头骨装饰品了。所以,在许多人看来,沙和尚脖子上应当换成一串念经咒时计数用的念珠了。而沙僧也真的成为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和尚形象了。

以上就是沙僧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的所有内容,相信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对沙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上一篇: 爱情就隔一张纸 下一篇: 喜爱,然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