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霍姓
更新时间:2024-03-28 21:30:53
姓氏起源
郡望堂号
家乘谱牒
迁徙分布
拼写规则
取名规则
QQ头像
其他
姓氏名人
  •  霍姓来源

    源于姬姓

    霍姓渊源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个儿子霍叔处,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处,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也就是历史上的“管蔡之乱”,失败后霍叔受到牵连,被废为庶民,但霍国依然存在,并由霍叔之子继任国君。直到春秋时期的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为公爵。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后裔子孙。霍国之地在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为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为定论。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发源地,也是霍氏开宗立姓、繁衍、槽迁的地方,史称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源于地名

    霍字多种写法出自春秋时期霍阳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霍阳山,是春秋时期非子后裔的嬴姓封国梁国的一个地方。梁国与秦国源出一祖,故址位于今陕西省韩原市附近,霍阳山周围地区在当时皆称“霍”,即今岘山地区,俗称铁顶山。在史籍《左传·哀公四年》中记载:“袭梁及霍。梁南有霍阳山,蛮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记载“会于霍。”当初在晋献公姬诡诸执政时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国,得到梁国的保护,梁侯还把女儿嫁给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后来的晋怀公。春秋时期的周襄王姬郑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袭击霍阳山,吞灭了梁国,把势力扩张到了黄河岸边,因此,秦国吞灭梁国,自然引起晋惠公的不满,引发了晋惠公姬夷吾与秦国的反目。于是,秦穆公防患于未然,不愿意树立晋国这样一个大敌,便扶持与秦国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

    梁国被灭后,其国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霍氏。

    源于官位

    出自春秋时期霍山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汉朝时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个古老而传袭很久的官职。霍山,就是南岳衡山,亦即古称的天柱山。史书记载:“衡之与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已来衡霍别矣。”南岳衡山至所以称作“霍山”,是因为古代以南方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释:“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在史籍《风俗通义》中也解释:“衡山,一名霍山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令,古代在五岳之上皆设有令尹,以敬畏神灵,维护帝势,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即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

    五代时期骁将霍彦威,属于冒姓为氏。彦威,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名孤儿,被后梁将领霍存收养,因此称霍彦威。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彦威病逝,当时正在青州打猎的后唐明宗闻讯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举衷一月之久。赠彦威为太师,官至极品,谥曰“忠武”。在霍彦威的后裔子孙中,皆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太平寰宇记》记载,唐朝贞观时期,武都郡蛮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汉姓为霍氏。另外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赐归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齐汉姓名为霍邱。他们的后裔子孙,皆以帝王赐姓为姓氏,世代称霍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霍岳罗氏,亦称和岳啰氏、瑚岳罗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eyolo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霍罗氏皆冠汉姓为霍氏。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噶尔噶斯氏,满语为Gargas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沈阳),所冠汉姓即为霍氏。

    ⑵.满族霍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洪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罗氏,亦称辉图氏,满语为Huotolo Hala,后多冠汉姓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满族同胞称女婿为“Huohehui”,汉字即“霍和辉”,因此有入赘姑爷干脆就称霍和辉氏,满语为Huohehui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其后裔有改汉姓为霍氏者。

    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霍叔处姬处,霍叔,世称霍叔处,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八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霍姓始祖。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霍叔处封于霍地,建立霍国,与管叔鲜、蔡叔度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由霍叔处四兄周公旦摄政。霍叔处与管叔鲜、蔡叔度因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和武庚,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三年不得录用。

    霍国灭亡后,霍叔处的后代子孙以国为姓,称霍氏。

  •  霍姓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霍姓的望郡霍州(今山西省霍州市)、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河东郡(今山西临汾)、蜀郡(今四川成都)。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霍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彘水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称成都堂。

  •  霍姓家乘谱牒

    广东南海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九卷,著者待考,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佛山市博物馆。

    广东南海霍氏族谱十一卷,(清)霍承恩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世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番禺霍氏族谱,(清)霍志雄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手写本一册。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番禺霍氏族谱,(民国)霍志雄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手写本一册。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霍氏宗谱十八卷,(民国)霍惠成编纂,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有怀堂铅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常州霍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有怀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湖北黄冈霍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后期清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七卷。现被收藏在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赞同霍氏宗谱,(民国)霍裕瀚、霍德川等总理,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源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四卷、第七~八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河北东光霍氏家乘,(清)霍秉乙、霍树藩等重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山东安乐霍氏家乘,(清)霍官云等重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霍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后期清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七卷。

    霍氏宗谱,(民国)霍钤纂修,民国二十年手抄本一册。

    霍氏宗谱,(民国)霍钤纂修,民国二十年铅印本一册。

    霍氏宗谱,(现代)霍照林纂修,1955年手抄本两册。

    霍氏宗谱,(现代)霍文炳纂修,1963年手抄本一册。

    霍氏合族新排字辈:“勤俭奉廉孝敬娱亲礼义谦让纲宪遵循继先丽景强立宏程”。

    黑龙江富裕霍氏字辈:“文王长成志忠吉福喜兴怀德永继庆贵世礼涓明”。

    重庆涪陵霍氏字辈:“廷应承国普洪凤正玉大鹏林传家远书易维元崇诗礼学光兆万代永兴隆”。

    广东番禺霍氏字辈:“和茂盛发达耀好应联兴”。

    辽宁沈阳霍氏字辈:“德恩福禄北代昌”。

    霍氏一支字辈:“士永以名应朝治光天德家兴显国安明世思秉全正可维官耳传代一本立”。

    霍氏一支字辈:“久有廷之毓尔其维一中允如正汝志方以大诗功应可光兴极尚希敏性弘启加克懋兆时世必施从”。

    四川盐亭霍氏字辈:“绍(芳)齐永玉(裕),家(加)祥仕远,学习成仁,政治圆满。”

    四川三台霍氏字辈:“元环履仕,思维联敦,少开忠秀,永茂宏兴,崇仁仲义,万代昌荣。”(1990年前后出生的大多是敦字辈的)

  •  霍姓迁徙分布

    霍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位门阀,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位,人口约九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

    上下几千年,霍州的一切无不打上霍字的烙印,霍山(霍岳、霍泰山、霍太山、霍太)、霍王、霍叔、霍国、霍邑、霍氏、霍君、霍公故居、霍伯、霍汾、霍山王、霍山公、霍泉、霍水、霍州署、霍陶、霍瓷、霍窑、霍州、霍县、霍汾县,直至现代的霍电、霍矿、霍煤、霍中,等等,无不与霍字有缘。一个“霍”字、万中情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到霍州来,不知始祖情。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向外迁徙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有霍氏人氏迁徙到广东、海南、江苏和福建等地。

    晋太公灭霍后,晋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混乱,外来入侵,世事艰难,灾祸绵绵,王朝更迭,不绝于史书的天灾人祸。据有关资料表明,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向外迁移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到宋朝时期,便开始向广东、诲南、江苏、福建等地迁移,广东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就建有明清时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霍氏族人,经彭湖列岛,开始向台湾迁移,形成了台湾今天的霍氏族氏。霍氏人氏向外迁徙不是孤立的,与中原的移民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从明洪武三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370~1416年),明王朝先后进行了八次移民。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孙部分迁往异地他乡,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肃或广东,逐居外地。据霍兴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临汾霍裔向下为官,让其子弟某随肃王朱瑛到甘肃、兰州练兵,官至参将或副将,其子孙散居于靖远、会宁、海源一带。

    霍氏族人是在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到台湾的。

    时至今日,霍氏后代播迁于全国,描迁于海外,乃至全球。霍氏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氏,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huò      
  •  
      霍-Huo-最好不用声母是g.k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h.声母.uo韵母或去声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结构的字。双字名最好首字笔划多而末字笔划少,单字名最好用笔划少的字。您的姓氏笔画为16画。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 字辈排行

    霍氏合族新排字辈:“勤俭奉廉孝敬娱亲礼义谦让纲宪遵循继先丽景强立宏程”。

    湖北黄冈霍氏字辈:“文章传万意宇宙宏光远”。

    湖北黄梅霍氏字辈:“忠信震乾坤恒应启家帮文章传万意宇宙宏光远宗禄永其昌”。

    山东济宁霍氏字辈:“荣保世继昌”。

    山东蒙阴霍氏字辈:“培增志宗德振”。

    河北唐山霍氏字辈:“德明兆登宏起永总成瑞”。

    河北保定霍氏字辈:“明开君广兆占长玉伟”。

    重庆涪陵霍氏字辈:

    一支:“廷应承国普洪凤正玉大鹏林传家远书易维元崇诗礼学光兆万代永兴隆”。

    二支:“闲才尉吉家祥”。

    广东霍英东口传霍氏字辈:“和茂盛发达耀好应联兴”。

    广东番禹霍氏字辈:“际会钟麟凤培芳毓桂兰”。

    辽宁沈阳霍氏字辈:

    一支:“德恩福禄北代昌”;

    二支:“义敬明广殿兴永福万全”。

    吉林长春霍氏字辈:“香(湘)佩(沛)震(振)显耀”。

    甘肃永登霍氏字辈:“忠章山发德永军”。

    黑龙江富裕霍氏字辈:“文王长成志忠吉福喜兴怀德永继庆贵世礼涓明”。

    江苏连云港霍氏字辈:“久有廷之毓尔其维一中允如正汝志方以大诗功应可光兴极尚希敏性弘启加克懋兆时世必施从”。

    天津霍氏一支字辈:“万庆树斌……”

    霍氏一支字辈:“士永以名应朝治光天德家兴显国安明世思秉全正可维官耳传代一本立”。

  • 霍建华,霍启山,霍启刚,霍思燕,霍震霆,霍汶希,霍正奇,霍廷霄
最新更新
诗词网(921c.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诗词网 921c.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1号-1